跳到主要內容

20230204-谷關七雄之屋我尾山北側單登(大雪山林道31.5k入口)-含步程時間

 因為班代的邀約,於是展開了首次未走過路線的登山帶隊,

雖說路線看起來不是很難,但也算是一種蠻大考驗,

於是乎,我先用「健行筆記」下載了離線地圖,

也參考了網路上大家的一些分享,

屋我尾山,海拔1,796公尺,谷關七雄中排行老三,

那就出發了~

大雪山林道31.2k處就是北側登山口。

從這裡走比較輕鬆,

一、距離短,單程路徑約2.3k,原路折返不到5k。

二、大雪山出發的海拔1,993公尺,而屋我尾山三角點海拔1,796公尺,落差為197公尺,去程下坡多,回程則多上坡。

↗全程走在林蔭中,非常涼爽,林相比較單一,拍照好看,但缺點是也沒有什麼展望大景。
↗其實蠻多段都蠻陡的,而且去程多為下坡,回程也是蠻累的!!

除了陡坡有拉繩外,還有一處設有這種木梯,往上走旁邊的坡比較安全,下坡的時候走梯。另外路段許多樹根磐繞,要小心不要被絆倒。
↗從這裡可以看到北側登山口比屋我尾山三角點海拔還要高,去程多為下坡。

儲訓時期最常和班代一起上鳶山了,終於再次一起爬山,這次是在谷關七雄-屋我尾山合照!

三角點

步道上就是整片的高大巨樹~

好幾段陡坡,對於小朋友來說有點吃力,不過慢慢走還是可以享受山林之美。





磐根錯結的樹根,去程的下坡路段一不小心就絆倒了~

整個步程時間如下:

10:57到0.5k
11:01分到0.6K 
11:19分到1k
11:52分到1.5K 
12:16分到2K 
12:28登頂(花費時間1小時31分)
13:02回程(休息時間34分)
13:13到2K 
13:27到1.5K 
13:47到1k
14:05到0.5K 
14:09出發
14:19回到登山口(回程時間1小時54分)

總時間為3小時22分鐘(含休息時間)。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230402-畢祿山羊頭山縱走一日單登(圖多)

距離上次和163期儲訓班兄弟們爬山的日期,轉眼間已過了一年多, 群組名稱「下一站畢祿羊頭 163ATeamDo百岳單攻群組」就這樣掛著也時時刻刻提醒著, 終於在大家的配合和規劃下, 2023年的兒童節清明連假總算成行~ 此次完成的紀錄, 百岳: 畢祿山:海拔3371公尺,百岳no.39,中橫四辣之中辣。 羊頭山:海拔3035公尺,百岳no.96,中橫四辣之小辣。 途經: 鋸山:海拔3275公尺。 鋸山東峰:海拔3060公尺。 163期小A班百岳團再次出隊,歷經嘉明湖單登(向陽山、三叉山)、北大武山單登及志佳陽山單登的考驗, 這次挑戰更遠(距離近20公里)、更久(約13.5小時)的畢祿羊頭縱走單登。 前一天到大禹嶺民宿時先去820林道起點探路,確定路況後決定走這裡不高繞,晚餐在民宿吃泡麵後六點多準備休息。 4/2凌晨00時30分起床,預計1點出發,最後實際出發是1點10分。 裝備:15公升迪卡儂水袋背包(水袋2L)、Uq羽絨背心(中層)、迪卡儂防雨外套(防水係數20000)、UA銀離子發熱長袖、博克多9分壓縮褲、路跑手套、迪卡儂雨褲、PCL排球襪、達新牌雨鞋、2019臺北馬帽子、能量膠×4,另外再帶兩顆麵包和一瓶裝熱水的保溫瓶。 大禹嶺隧道對面的民宿,4/1這天下雨,所以很多人退房。 內部是上下鋪的通鋪,每床間沒有隔簾,只有腳側有簾可以拉,隔掉光線,不過隔音超差,外面小客廳有人講話,裡面都知道在聊什麼,於是就有人出去善意提醒,因為我們預計凌晨1點起登,所以六、七點多就打算要睡了。 有兩間浴室,不過我們都出發前就洗好澡了。 4/1提前走到820林道去探路,決定隔天是否要高繞,路徑不寬,不過還算明顯,而且也穩固,沒有因為下雨而比較鬆動,所以我們當下決定隔天還是要走這條路。 還是要互相打氣一下吧! 4/2 畢祿山 從820林道開始,有8.4k平緩的林道,在鈞彥領隊下全體急行軍,約2.5小時就走完,前一天的大雨,部份路面泥濘潮溼,有些路段兩旁箭竹茂密,因此雨鞋、雨褲是最佳組合了!! 林道踢完開始陡上800公尺上畢祿山,幾乎是手腳併用地"爬",面對岩壁、拉繩、長坡,帶著敬畏的心,沿途強風趕著霧雨的煎熬,溼掉的手套中忍住快凍僵的手指拉著繩子或樹根往上,身心極大考驗下登頂滿滿"白牆"的畢祿山頂,在狂風呼嘯中秀出各校的校旗拍照。 一路摸黑,所以...

Nike Air Zoom Pegasus 38 [CW7356-700] 小飛馬慢跑鞋 螢光

 穿Y拖跑步應該有六年了吧! 先前跑步也是買美津濃的跑鞋, 今年開始,打算找一雙碳板鞋來練練看, 在此之前,還是要先適應一下穿鞋跑步吧! 所以,就下定目標要來找一雙兩千元以內的慢跑鞋, 而且又要兼顧外型好看能夠上班時也可以穿, 於是~ 超亮眼的啦!!很符合我熱情又年輕的形象XD 側面大大的勾勾,中間放個小黃帶搭配前後不同撞色。 前外側小小的AIRZOOM,上面緩震緩好像抹香鯨的嘴(哈~) 仔細看一下正前方兩腳的圖樣不同,一邊寫est1972,另一邊則是勾勾。 腳跟往上,刻意造成重心偏前的感覺吧!我猜~ 左腳跟內側有一串英文,針對世界級跑者的強化設計?應該不是這款吧?! 鞋底設計,在外側有加強,應該是大多數跑者比較容易磨鞋底的位置。 鞋墊也有不同設計,一邊是ZOOM,一邊是大勾勾! 美津濃和亞瑟士的排球鞋我都穿27.5,但nike我不太確定,所以這次買也有一點算是測試吧!如果不合腳就忍痛再賣掉!! 實穿起來,包覆性很好,而且鞋面的編織設計感覺蠻透氣的,當然是沒有Y拖透氣啦(喂~) 後側看起來的樣子,好像隨時準備衝出去惹~ 簡稱nike P38 小飛馬 螢光 接下來,就等團練試鞋囉! 但首先,我要有時間參加團練啊啊啊啊~

韓國燒酒體驗:真露原味、真露葡萄、初飲初樂養樂多

 隨著韓劇的高人氣,幾乎每一部裡面都會出現喝韓國燒酒大醉的場景, 於是乎也來查一下韓國燒酒有哪些? 這次試的不是 文森佐喝的馬格利酒, 而是三款最常見的燒酒, 據網路上查找的資料,韓國燒酒主要原料為大米,其他請詳見維基了, 酒精濃度目前都在17%以下(因應韓國法律),屬於蒸餾後稀釋型, 真露品牌為韓國市佔超過50%的最大品牌, 其他像是初飲初樂也受到許多民眾喜愛, 因此最近我就來試這兩款, 另網路有人到韓國去實地買燒酒,發現一瓶360ml不到臺幣30元, 結果臺灣一瓶都要120~160元不等,所以,無法像韓劇那樣豪邁的喝法, 畢竟一瓶抵過Bar一手的價格啊!! 我在九九大賣場買的真露青葡萄(左)、真露原味(中),初飲初樂養樂多(右)則是在全聯買的。 真露原味,酒精濃度16.9%,入口不辣反而因淡淡甜味口感很順,不自覺就一杯接一杯(誤),難怪看到韓劇場景,每次喝桌上都要好幾瓶。 真露青葡萄口味,添加了水果風味後,在原本的甜味又多了層次,這款青葡萄微微的酸甜,口感更親民,一不小心真的會喝多。 初飲初樂養樂多口味,基底的燒酒感覺和真露差不多,喝不出什麼不同,添加養樂多飲後,那種乳酸的酸酸甜甜口感更像可爾必斯的有後勁版,沒控制好很容易一罐接一罐XD 其實雖然韓國燒酎很好入喉,但我也適應了幾天, 剛開始喝了兩杯,結果隔天睡醒竟然會頭痛, 試了幾天一、兩杯的喝之後, 最後一次直接喝完一罐,隔天沒有頭痛, 可能是為了壓低成本, 維基百科寫說後來的原料都用廉價的熱帶作物釀造, 然後甜味是添加人工阿斯巴甜, 所以.....偶爾喝一下嘗鮮可以啦! 雖然喝酒不太好,小酌一點也是要注意健康!! 最後,開車不喝酒,喝酒不開車。 小酌怡情,適量不拚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