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23的文章

小酌品飲:月狗 大賣酒!啤酒MoonDog Bad Boy Bubbly

今天試了一支很特別口感的啤酒, 來介紹一下~ 瓶身LOGO一開始看以為是潛水面罩,仔細一看,這是防毒面具啊!! 酒色偏深,而且不太會有氣泡。 中名名字也很特別,就叫「大賣酒!啤酒」,原文品名:Bad Boy Bubbly 來自澳洲的啤酒 13.1%酒精,酒廠是澳洲MoonDog Craft Brewery。第一次嘗試「香檳啤酒」,就是以香檳製程來釀造的啤酒,雖有13趴以上的酒精濃度,卻意外地呈一種類香檳的清爽口感。氣味是極淡雅的酵母酒香,入口前段則是香檳的碳酸氣泡刺激舌尖,像是喝著不甜香檳的口感,隨之而來引出中段清爽的酒體和苦味,最後則是呈現甜甜的尾勁,很有層次和特殊風味的一支酒,要價四百多不便宜,不過慢慢細品很有滋味。

小酌品飲心得:金車柏克金柯隆啤酒、Boon朋恩-老香檳酸啤酒、城市探險家"西瓜草莓大亂鬥”攪拌機

最近發現在白河老家開了一間 #好酒以前酒品專門店,從粉專看到介紹不少有特色的酒,因此趁著週五下班後繞過去,很幸運門口就有得停車。 進店裡,我直接跟老闆說我要"嘗鮮",但我不愛苦味,這可給老闆不小的考驗,因為他本來要介紹我喝IPA啤酒,會有比較豐富的層次口感, 經過一番小小的討論,得知我能夠接受酸味後,而且也想嘗試一些比較清爽的啤酒,很快地推薦了幾款,我也買一些回家試試~ 這是我全部買的,共920元。 一號選手:金車柏克金柯隆啤酒 金車柏克金柯隆啤酒:5.2%酒精,以來源自德國柯隆地區命名,100%德國特南Tettnang啤酒花,遵循德國純酒令釀製(即只允許使用大麥、啤酒花以及清水釀造啤酒)。香氣調性是西洋梨、百香果這種稍酸微甜的嗅感,實際喝來則是清爽微苦的優雅清新。非常適合夏日來一杯,恰好今天買了鹽酥雞,真的很搭。 二號選手:朋恩Boon-老香檳酸啤酒 Boon老香檳酸啤酒:7%酒精,使用90%18個月的lambic啤酒、5%3年濃啤酒和5%新的啤酒混瓶繼續發酵,聞起來淡淡的酸,口感則是檸檬+葡萄柚無糖的酸,尾勁帶出一點啤酒苦味,舌根生津(那種喝酸會產生的口水啦),很有特色也令人有記憶點的一支酸啤酒,特別適合愛水果酸味口感的人。 三號選手:城市探險家"西瓜草莓大亂鬥"攪拌機 一開始以為是一整罐大瓶裝(不過我之前有在網路上看過照片啦!) 中間的貼紙拉開後,就可以看出分成「西瓜」、「草莓」兩罐。 先試試各自不同的口味如何? 城市探險家"西瓜草莓大亂鬥”攪拌機:大瓶的外型 ,沒想到是用貼紙接合的兩小瓶,難怪會叫大亂鬥攪拌機XD。西瓜酒精6.5%,草莓酒精5.5%,原本以為會有水果香料味,沒想到是一種清新舒爽的雅致。單喝時各自有西瓜或草莓的微微口味,接著帶來明確但很好入喉的酸感,比較特別的是將兩種啤酒混合,聞起來變成雨後的花園清香,喝了之後先有酸感後,中段再出現似西瓜也像草莓的微甜感,很是豐富的層次。 當我們從拚酒的作為,轉換為品酒的心態, 釀造的手法、材料、創意,都成為新鮮好奇的探險~

20230402-畢祿山羊頭山縱走一日單登(圖多)

距離上次和163期儲訓班兄弟們爬山的日期,轉眼間已過了一年多, 群組名稱「下一站畢祿羊頭 163ATeamDo百岳單攻群組」就這樣掛著也時時刻刻提醒著, 終於在大家的配合和規劃下, 2023年的兒童節清明連假總算成行~ 此次完成的紀錄, 百岳: 畢祿山:海拔3371公尺,百岳no.39,中橫四辣之中辣。 羊頭山:海拔3035公尺,百岳no.96,中橫四辣之小辣。 途經: 鋸山:海拔3275公尺。 鋸山東峰:海拔3060公尺。 163期小A班百岳團再次出隊,歷經嘉明湖單登(向陽山、三叉山)、北大武山單登及志佳陽山單登的考驗, 這次挑戰更遠(距離近20公里)、更久(約13.5小時)的畢祿羊頭縱走單登。 前一天到大禹嶺民宿時先去820林道起點探路,確定路況後決定走這裡不高繞,晚餐在民宿吃泡麵後六點多準備休息。 4/2凌晨00時30分起床,預計1點出發,最後實際出發是1點10分。 裝備:15公升迪卡儂水袋背包(水袋2L)、Uq羽絨背心(中層)、迪卡儂防雨外套(防水係數20000)、UA銀離子發熱長袖、博克多9分壓縮褲、路跑手套、迪卡儂雨褲、PCL排球襪、達新牌雨鞋、2019臺北馬帽子、能量膠×4,另外再帶兩顆麵包和一瓶裝熱水的保溫瓶。 大禹嶺隧道對面的民宿,4/1這天下雨,所以很多人退房。 內部是上下鋪的通鋪,每床間沒有隔簾,只有腳側有簾可以拉,隔掉光線,不過隔音超差,外面小客廳有人講話,裡面都知道在聊什麼,於是就有人出去善意提醒,因為我們預計凌晨1點起登,所以六、七點多就打算要睡了。 有兩間浴室,不過我們都出發前就洗好澡了。 4/1提前走到820林道去探路,決定隔天是否要高繞,路徑不寬,不過還算明顯,而且也穩固,沒有因為下雨而比較鬆動,所以我們當下決定隔天還是要走這條路。 還是要互相打氣一下吧! 4/2 畢祿山 從820林道開始,有8.4k平緩的林道,在鈞彥領隊下全體急行軍,約2.5小時就走完,前一天的大雨,部份路面泥濘潮溼,有些路段兩旁箭竹茂密,因此雨鞋、雨褲是最佳組合了!! 林道踢完開始陡上800公尺上畢祿山,幾乎是手腳併用地"爬",面對岩壁、拉繩、長坡,帶著敬畏的心,沿途強風趕著霧雨的煎熬,溼掉的手套中忍住快凍僵的手指拉著繩子或樹根往上,身心極大考驗下登頂滿滿"白牆"的畢祿山頂,在狂風呼嘯中秀出各校的校旗拍照。 一路摸黑,所以...